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新希望”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张子豪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

三季度净利润暴跌99.6%,新希望遭多重冲击

10月31日,新希望发布2025年三季报。虽然前三季度整体表现尚可,但该公司核心经营数据出现了一些波动,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的盈利能力和部分财务安全指标出现了明显下滑。

展开全文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希望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9.63%,扣非净利润也大幅下降98.8%,这直接反映了公司在三季度的盈利遇到了巨大挑战。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资料来源:新希望2025年三季度报告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74.19亿元,但有息负债高达564.6亿元,而其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仅为19.47%,这意味着公司手头的现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能力较弱,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另外,新希望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8.04%,占利润的比例高达399.8%。这表明公司的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账面上,没有转化为实际到账的现金,利润质量存在风险,也可能影响未来的现金流。

新希望第三季度利润的断崖式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猪价格的加速下行,9月商品猪均价跌至12.89元/公斤,同比下跌31%,创年内新低。在行业整体低迷时,新希望也不足以抵御价格风险。

此外,子公司环保问题、乳业食品安全问题等均困扰着新希望,并影响着公司声誉和财务表现。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

承诺“零污染”罚单却不断,新希望子公司频违规

新希望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近年来频繁因环保违规被处罚,主要集中在废水排放超标、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私设暗管、雨污混排和环保设施验收造假等方面。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资料来源:天眼查

截至2025年10月底,已发现至少15家子公司累计被处罚20余次,罚款总额超过200万元,部分企业甚至屡罚不改,显示公司环保管理存在系统性漏洞。

新希望集团子公司环保违规问题呈现频率高、种类多、性质恶劣和屡罚不改等特点,反映出公司环保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这些情况也与《新希望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管理承诺、合规风险管控、ESG战略目标、信息披露真实性四大核心内容存在明显相悖

在环境管理方面,报告明确新希望构建了“总部-产业-分子公司”三级环境管理架构,提出“零污染”考核目标,且披露2024年环保总投入1.5亿元,声称“严控污染物排放”。

但旗下15家子公司累计20余次环保处罚,涉及雨污混排、超标排放、私设暗管等恶意违规,与“零污染”目标直接冲突。

报告还提及“建立环境风险预警及响应机制”,但实际存在“屡罚不改”现象,也说明预警与整改机制失效。

在合规管理方面,报告强调建立“三道防线”风险管控体系,制定《环保绩效考核与奖惩管理办法》,明确“对环境污染事件相关管理层及负责人作绩效扣罚”。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资料来源:新希望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而实际情况是,多家子公司环保违规后未体现有效追责,违规行为重复发生,与“责任追究”制度要求不符。

报告称“审计范围覆盖高风险领域”,但环保违规问题长期未被内部审计发现,暴露第三道防线未发挥实质作用。

在ESG战略方面,报告表示,新希望重点推进“生态循环养殖”“应对气候变化”,披露2024年产出发酵粪肥10.48万吨、生物固碳9.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但子公司来宾新好农牧有限公司污水总磷超标15.8倍、氨氮超标1.93倍,延安本源农业科技COD超标数倍,与“循环农业、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战略定位严重冲突。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资料来源:天眼查

同时,报告还承诺“加强供应链环境责任审核”,但部分违规子公司涉及饲料、养殖等核心业务,供应链环境管控流于形式。

在信息披露方面,报告声明遵循“平衡原则”,对正负信息“不偏不倚地披露”,且“环保处罚情况纳入信息披露”。

但深交所2024年10月指出其“信息披露不准确”,半年报未完整披露3家控股子公司的环保处罚,与“完整披露”承诺相悖。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平台

报告还称“无重大环境负面事件”,但多起子公司环保违规已被监管处罚并公开曝光,也与“真实披露”要求冲突。

ESG解读|三季度净利暴跌99.6%,频收环保罚单,新希望经营双重承压

新希望陷“质量门”:牛奶频现变质异物,学生餐现臭虾仁

除旗下子公司环保问题外,新希望在产品质量方面也频遭消费者质疑。

今年6月,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多位家长反映,孩子带回的“新希望‘希望星’中国学生饮用奶”在保质期内出现凝固结块现象,疑似“纯奶变酸奶”。

对此,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表示,“如果结块的话就是变质了”,并解释称,“运输过程中如有碰撞,导致盒内无菌层撕裂破损,微生物侵入”。

此外,近半年内,华西鲜牛奶、雪兰奶、琴牌酸奶/牛奶、南山牛奶等多个新希望牛奶品牌均遭消费者投诉,投诉原因包括保质期内变质、包装漏液、杯中有异物等多项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9月发生在上海的绿捷实业学生餐出现“臭虾仁”问题问题,也有新希望的身影。

虽然新希望官方否认与绿捷存在任何股权、管理及业务联系,但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家族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间接控制着绿捷,且绿捷核心管理层与新希望有着深厚渊源。

新希望集团近期产品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乳制品领域的保质期内变质问题和一起严重的校园餐食品安全事件。这些问题反映出公司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存在不足。

新希望在报告中“全生命周期管理”部分表示,原料供应商动态评估,100%签订质量承诺书;数字化溯源平台,覆盖养殖-屠宰-销售全环节;严格管控仓储环境,防止变质风险。

而新希望乳业的乳制品需依赖“低温冷链+短保质期管控”,但报告未将乳业纳入集团统一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框架”,这也导致乳业可能存在冷链断链或保质期预警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产生鲜奶保质期内变质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8wh.cn/3681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