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10月13日,乐视超级电视发布《致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的公开信》,这是继2022年8月以来,乐视时隔三年再次就合作纠纷公开炮轰这家代工企业。

10月13日,乐视超级电视发布《致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的公开信》,这是继2022年8月以来,乐视时隔三年再次就合作纠纷公开炮轰这家代工企业。

乐视在信中明言,此次发声并非为了追讨债务,对南京中电熊猫的赔偿款已“不抱回收希望”,而是希望警示社会“国企央企失信誉”、“中小民企维权难”等突出问题。

那么在声讨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乐视与南京中电熊猫的合作始于2019年,截至2022年3月,中电熊猫共交付乐视电视39万台,累计合作金额达4.3亿元。

合作初期进展顺利,然而不到一年时间,质量隐患便浮出水面。

从2020年7月起,用户陆续反馈中电熊猫代工的Y43、F43、F55等型号电视出现屏幕横线、竖线及漏液等严重质量问题。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展开全文

数据最为直观,也最为触目惊心。

两款43英寸机型的液晶屏不良率高达约80%,良率仅接近20%。

这一数字远超行业普遍低于2%的不良率标准,也严重违背了合同约定的1.8%质量标准。

这样看来,按照双方协议,这种情况已构成重大质量事故。但是,中电熊猫未依约履行换屏义务,亦未承担相应售后成本。

在仅提供部分43英寸屏幕更换物料后,便停止供应55英寸机型所需资材,且对后续协商请求不予回应。

面对大量用户投诉与售后服务压力,乐视被迫自行垫付资金完成换屏及整机更换工作,承担了本应由对方负责的经济损失。

具体来看,乐视至今已换屏11590台,换机2160台,预计后续还将换屏6300台。

这些本不应发生的成本,成为了乐视经营中的额外负担。

不仅如此,乐视指出,自2020年以来,乐视电视一直希望能与中电熊猫家电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双方分歧。

但是时至今日,中电熊猫家电东莞分公司临近关闭依然对解决售后问题推三阻四,对乐视电视邮件置之不理,拒不支付代垫费用,拒不商谈解决方案。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乐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获得了法院两次判决支持,南京中电熊猫需赔偿乐视共计1495万元。

然而,胜诉判决未能换来真金白银。

南京中电熊猫开展了一系列被乐视称为“花式操作”的行动:

先是用“走流程解决”敷衍,拖延转移资产;接着遣散员工、关闭工厂,切断协商渠道。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法院判决赔偿后,该公司将名称由“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更改为“南京静业家电”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来源:企查查

而2025年8月,关联方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申请其破产清算

乐视在公开信中不仅指出了表面的债务问题,还对南京中电熊猫提出了三点深层疑问:

  • 1、注册资本是否足额出资
  • 2、是否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责任
  • 3、关联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这三点疑问,直指国有企业治理的核心要素。

乐视特别指出,中电熊猫的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可能引发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指控也使得事件从普通的商业纠纷,升级到关乎国有资产监管的更高层面。

乐视此次公开炮轰,意义已超越个案纠纷。

乐视在公开信中明确表示,事件反映出的“国企央企失信誉”、“中小民企维权难”等问题,若不曝光警示,难免更多中小民营企业重蹈覆辙。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许多拥有品牌但依赖代工生产的企业而言,品质一致性是生命线。一旦代工方无法保证品质,品牌方不仅面临直接经济损失,更可能遭受不可逆的品牌信誉损伤。

公开信全文

乐视再轰中电熊猫,终究是错付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8wh.cn/2987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