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追讨员工三年过节费近1.4万元,广州农商银行这是怎么了?

华夏时报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近日,多名广州农商银行员工在社交平台反映,该行要求员工退还自2022年至今发放的过节费,部分员工退还总额接近1.4万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广州农商银行对媒体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追讨员工三年过节费近1.4万元,广州农商银行这是怎么了?

华夏时报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

近日,多名广州农商银行员工在社交平台反映,该行要求员工退还自2022年至今发放的过节费,部分员工退还总额接近1.4万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广州农商银行对媒体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相关规定,‌过节费应缴纳个税。那么,员工此前为过节费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又该如何处理?银行要负什么责任?

对此,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怀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个税“实收实缴”原则,为回收的过节费已经缴纳的税款理应退还。同时,银行作为扣缴义务人有责任主动协助员工办理退税手续,向税务机关提供退费证明并更正申报。

银行追讨过节费

“倒扣三年前至今的过节费”“一共要退13900元,完全没商量”……近日,多名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该行要求退回2022年以来发放的近1.4万元过节费,这些网帖均指向广州农商银行。

10月21日,《华夏时报》记者分别致电、致函该行披露电话及邮箱询问退回缘由,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不过,此前⼴州农商银⾏对媒体回应称,“一方面,这是我行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另一方面,我行也向全行员工说明了相关情况,绝大部分员工予以理解和⽀持。”

记者注意到,广东省2025年修订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显示,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且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根据该规定,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但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

值得一提的是,因过节费需属于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范畴,依法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此一来,过节费退回后,员工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又该如何处理?

“广州农商银行要求员工退回过节费后,已为该笔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理应退还。”王怀涛对记者表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收实缴”原则,当作为税基的收入不再存在时,对应税款应予调整。银行作为扣缴义务人,有责任主动协助员工办理退税手续,向税务机关提供退费证明并更正申报。员工应保留退费凭证,若银行未及时处理,可自行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此事中银行应承担责任,确保员工不因合规整改而蒙受额外损失。

该行官网显示,广州农商银行成立于2009年12月,其前身为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来。2017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2025年上半年,广州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实现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减少11.21%。截至2025年6月末,广州农商银行资产总额14067.06亿元。

专家:收回过节费难成普遍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追回过节费一事此前在业内也有先例。

2022年,某银行离职员工就收到过前东家要求退回2019年“冬至”节日费的通知。不过,该通知同时显示,此举系“巡查整改要求”,也就是说,这笔费用本身就存在违规。

近年来,业内通过“反向讨薪”让员工“吐出”已领报酬的事情时有发生。今年就有10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反向讨薪”情况,累计追索扣回金额超1亿元,涉及4600多人。

追回过节费和“反向讨薪”性质一样吗?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回过节费与“反向讨薪”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前者纠正企业制度执行偏差,后者惩罚个人履职过错;前者涉及普惠性福利,后者针对责任主体薪酬。

所谓“反向讨薪”,是指银行对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范围内风险超常暴露等情形的员工,进行相应绩效薪酬的追索扣回。

薛洪言表示,收回过节费属于企业对福利发放合规性的整改,动因是福利项目设置或发放方式不合规,如超标准发放或发放形式违规,涉及全体员工过往的福利性收入,依据是国企津贴补贴管理规定及地方工会细则;而“反向讨薪”是“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核心为风险管理,针对高管及关键岗位人员因履职过错导致风险损失的情形,追回的是激励性绩效薪酬,依据源于监管部门的专项监管要求。

当前“反向讨薪”已成为银行业内常态化管理机制,未来追溯员工福利是否会像“反向讨薪”一样成为行业趋势?

“从行业趋势看,收回过节费难以成为普遍现象,但福利规范管理将持续强化。”薛洪言坦言,此类事件多为应监管要求的特定整改,属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性纠正。企业更倾向于前瞻性调整福利政策,如将货币福利纳入工资总额或改为实物发放,从源头规避合规风险,而大面积追溯员工福利的做法因涉及群体广、易引发争议,不具备常态化基础。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追讨员工三年过节费近1.4万元,广州农商银行这是怎么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8wh.cn/3220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